WFU

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如何從臨床研究初學者 持續成長為國際期刊 editor

作者 : 柳瑞明(Jui-Ming Liu, MD




感謝蔡校長的邀請,跟大家分享從一開始做臨床研究,到最近獲選進入到 editorial board 成為 editor 的心得。

特別回顧了自己在做學術研究的歷程,就是把做研究這件事:「持續做,一直做,不間斷地做。」經年累月不斷地做研究、寫 paper 所累積出來的深度與厚度,以及刊登、發表 paper 所積累加成起來的力度,最終慢慢散發出力量,獲得今日的成果。


克服起步的逆風

在剛起步的時候,新思惟在後面推了我一把,給了很大的助力。凡事起頭難,而新思惟的課程卻大幅減少一開始就卡關的困境,同時,也指引出正確的方向,讓我可以複製新思惟講師的腳步,跟著步伐前行而走出自己的路。

不論是課程中的啟發或課程後的輔導,校長與整個新思惟團隊都給了我很正面的影響,我還結交到許多新思惟好友,真的是品質口碑好,售後服務又佳。

其中已經樹立典範、邁入國際期刊 editor 的兩位醫師,也是這次特別要提出來感謝的對象,就是我們的吳昭慶醫師與蔡明劭醫師。


頂尖期刊的 editor 教我怎麼寫論文
  
昭慶醫師是國際期刊 JNS:Spine editor,是頸椎手術領域的翹楚,發表了一篇又一篇具有高影響力的 paper,同時也是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》的講師,我有幸聽了他的課,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。

自從上完他的課之後,在臨床研究寫作的心法跟寫法,得到很大幅度的啟發。尤其昭慶醫師再三強調,寫 paper 的時候需要有 pattern,好的摘要與好的題目命名非常重要,reviewer 可不會花很多時間去看你的 paper,所以第一眼印象就極為重要。

有好的 pattern,人家一看到你的 paper 就知道你有專業、有經驗,是這個領域的行家,當然就會願意認真地審查你的 paper。我也一直以昭慶醫師為目標而努力,想要像他一樣達到學術與臨床上的卓越成就。


新思惟之友 見賢思齊的模範

蔡明劭醫師,也是我的另一個模範。明劭醫師是跟我同期的新思惟學員,也是新思惟好朋友,他從零開始打拚,到現在展現出巨大的能量,發光發熱,如今已是兩個期刊的 editor。他從不吝於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,回饋給新思惟的朋友。每當他分享新的經驗與心得文章,我必定拜讀三遍。

明劭醫師分享他一路以來的奮鬥過程,也給仍陷在學術困境的人,提供很好的方向。最近這一篇心得「學術起飛之後,還有哪些該做的事?」便是從頭至尾、鉅細靡遺地道出他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。他以平鋪直敘的文字,從一個好朋友的角度出發,真的很能打動人心、鼓舞士氣,以下摘錄文中幾個重點:

  • 深耕主題,打造系列研究
  • 參與研究社群,關注最新學術趨勢
  • 尋找志同道合的好隊友
  • 建立合作,專業分工
  • 擔任學術期刊 reviewer
  • 參與醫學會議結交研究同好
  • 對家人和自己的身體好一點

這幾個重點,我非常認同,也是未來努力的目標。


家庭事業兩頭燒 如何走出一片天

我想大家都是一樣,一路走來篳路藍縷,被工作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,更別提現在臨床、教學、服務或行政工作,排山倒海而來。同時要從事研究搞評鑑,又要顧好家庭小孩,還想享受生活維持身體健康……這麼多的事情接踵而來,實在很難周全。

回想自己做學術研究的時候,資源稀少匱乏,實在沒有很多的選擇,就埋下頭去,一直做,持續地做,充實自己,一點一滴累積起來,最後將力量匯聚,等待機會出現,一次次抓緊它,揚帆前進。

幸運的是,這過程中憑藉許多人的幫助,我才有辦法獲得研究成果。感謝許老師、莊主任與吳副院長的指導提攜,願意相信我,並且支持我做相關的研究主題。感謝一起努力的夥伴林舜穀醫師和林柏宏醫師,跟兩位專家一起合作研究、一起成長,這是非常榮幸且愉快的事情。也感謝醫院與學校在前面的帶領,才能有今日的研究能量,卓越提升。最後,感謝新思惟團隊與新思惟之友,在研究起步、研究中程與心靈輔導上面的幫助,讓我能一肩扛起學術研究的擔子。

學術研究的發展因人而異,有的人能獲得成功,有的人則否,其實往往只是時候未到,沒能持續堅持下去而已。

妥善評估自身條件與周遭環境,努力朝前邁進就對了:「持續做,一直做,不間斷地做!」希望這個心得分享,能夠有所幫忙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