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

柳醫師關於針灸後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之健康大數據研究,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

作者 : 柳瑞明(Jui-Ming Liu, MD





文章介紹

在台灣的全民健保系統下,針灸是個相當常見,也相對安全的治療。實務上所用的針,是消毒過的拋棄式材料,下針前也會經過酒精棉片消毒,但偶爾還是會遇到併發感染,成為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。

柳醫師團隊,覺得對患者只能說「感染機會很低」,說服力不夠,希望能回答確切的數字,於是使用健保資料庫,希望能找出臺灣針灸實務中,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實際比例。

經過統計,針灸後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率為每 10 萬次 64.4 次,機會的確相當小,而且有明確的風險因子,包括:慢性腎臟疾病、類風溼性關節炎、肝硬化、糖尿病、中風、靜脈曲張、心衰竭與多次針灸等。

這樣的數據與風險因子整理,對於臨床工作者是很實用的建議,在同時合併有多項慢性病的患者,或可多加解釋,或加強消毒與後續觀察。確切的數據提供,也讓相關的從業人員,能有真實的數字可參考。


期刊介紹
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IJERPH創刊於 2004 年,屬於 Public, Environmental & Occupational Health 領域,出版商為瑞士的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MDPI)。IJERPH 2018 impact factor 2.468


論文心得

每次的論文寫作、每次的投稿、每次與 reviewers 對答,乃至於每次的被接受刊登,這其中有許多經歷與過程,都值得拿出來跟大家分享與互相討論。

這次論文的主題,是延續之前的續作,同樣是討論與針灸相關的研究議題。上一篇論文是探討針灸之後併發氣胸的風險。針灸,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,同時也越來越受到國際醫學的重視與運用。


研究設計使用健保大數據

一般而言,針灸的安全性高,但是仍有些併發症存在,例如暈針、有噁心、想吐、冒冷汗、頭暈、面色蒼白、瘀青等情況發生。局部感染甚至是蜂窩性組織炎也略有所聞。實務上針灸所使用的針,在醫療院所事先都經過消毒的處理。

此外,在下針部位事前都會以酒精消毒,感染機會相當的低。研究設計是使用健保大數據,來探討目前針灸之後併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情形,有實際的數據佐證,讓醫事人員與民眾能參考並更加地了解。

團隊使用了健保大數據來做分析,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約是每十萬次的針灸有 64.4 的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(64.4 per 100,000 course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)同時,接受針灸的次數越多,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也相對的越高。


Reviewer 反覆提出同一個問題

跟上次的投稿類似,運氣不錯地在第二次投稿時,得到 reviewers 相當正面的回覆。但是,其中一位 reviewer,反覆地提出同一個問題,希望我們詳細答覆,在這裡提出來給各位參考,他的提問是:「I still do not realize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.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ery high and high, moderate and low?

由於我們在論文中的 table 1 中,有列出 urbanization 都市化程度的這一個變項。我們一般會將都市化程度與納保金額列進去 table 1 中,當作是社會經濟的指標,來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病患之間是否有差異。

同時,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區域,相對來說醫療資源也比較充足。由於 reviewer 相當在意這個問題,我們特別找出了相關台灣的本土文獻,並且引用來佐證我們的資料。最後,說服了reviewer 而讓本篇論文能夠順利被接受。


感謝師長 感謝大家

感謝整個專業研究團隊,感謝研究團隊的林舜穀中醫師、林柏宏醫師,經過這些年的共同努力與打拼,讓 idea 不光只是空想,而有辦法執行出來,完成產出一篇又一篇的研究。也感謝許老師,莊主任與吳副院長的研究指導。同時,也感恩桃園醫院對於教學研究的大力支持,也獲得研究的原動力。最後,感謝一路上願意給予幫忙協助的人們。謝謝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