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

柳醫師,榮獲新思惟【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】研討會上台講演

作者: 柳瑞明(Jui-Ming Liu, MD





臨床醫師的學術研究


「臨床醫師」做學術研究,跟單純的「學術研究」不同,這狀況很獨特。

  • 你本就有份臨床工作的正職,剩下的時間不多,發展策略的容錯空間很小。
  • 遇到挫折時,與走學術路線的學校老師們不同,你身邊沒有同儕團體可以問。
  • 有些人叫你做 wet lab,有些人叫你做 dry lab,到底該做什麼?
  • 有人說,臨床工作跟研究方向本來就不需要一樣,真的嗎?想以自己的專業為核心去發展,到底該怎麼做?


柳醫師研究領域

柳醫師研究領域,橫跨基礎、臨床、健保資料庫。健保資料庫部分,目前已經有四篇,是與在工作坊所認識的林舜穀醫師與林柏宏醫師共同發表,一次上課、三位伙伴、四篇發表。

柳瑞明醫師最有意思的是,每次有新論文刊登,他所寫的心得分享,往往跟流行歌曲有關,包括陳淑樺、孫燕姿、周華健等,很獨特的中文寫作風格。柳醫師的心路歷程書寫,也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一個「年輕醫師出道必須有研究成果才能生存,但發展阻力卻不小的」時代。


你所需要克服的,以及你將會遇到的。




「全部都需要克服」,柳醫師在演講當中這樣提到,做學術研究的大大小小的事情,全部都需要去克服。並且以「動力,跨界,新思維」貫串全場,作為目前學術研究有所突破的總結,以及展望未來繼續能夠迎風高飛。


努力再努力




從精彩的問答中也觀察到,幾乎所有講者,發展過程都不順利,都經歷過許多挫折與逆境,也都理解「這世界本來就是狗屁倒灶」的,但他們沒有放棄,他們對自己的人生依然充滿希望,毫不鬆懈地努力,持續向前。


在台下的準備

柳瑞明醫師很珍惜這次的上台機會,一接獲演講邀約,就開始準備。活動一個月前已經完成初稿,並將演講演練錄下,第三次回饋時已經試講過 66 次,上台前估計總共練習約 100 次。始能在台上行雲流水的發揮。


從台下走到台上




柳醫師上台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,更拓展了視野,比之前在台下當聽眾學到更多。也因為四年前參與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3》在台下當聽眾。四年後站上台前當講者,希望能帶給困境中大家更多的啟發、更多的動能。一起攜手往前走出自己的路,走出大家的路。


附註


部分文字來自於新思惟國際網站,特別致謝新思惟國際。